“兩會”來了,看去年全國“兩會”行業唯一提案:提高物業企業隊
作者:admin發布時間:2016-03-09
在未來的10年,物業的從業人員將達到1800萬人,物業行業的崛起一方面填補了城鎮社區公共服務的空白。另一方面由于其行業素質與市民生活極不匹配,素質亟待提高……
在2015年全國政協會上,徐念沙和陳洪生兩位委員共同提出了提高物業企業隊伍素質的提案。
現狀
97%物業是小微企業
商品住房制度改革催生了物業管理這一新的行業。從1984年深圳成立第一家物業公司至2013年底,我國物業管理企業已發展到10萬余家,從業人員近700萬人,小微企業占比97%。預計2015年將達到800萬人,十年后將超過1800萬人。物業企業的快速崛起和發展,既填補了我國城鎮社區公共服務專業化的空白,又吸納了大量的城鎮就業人口,促進了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作為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物業管理直接關系著居民生活質量、社區安全環境,更關系到社會穩定與國民幸福感。
問題
持有物業管理師資格僅占0.7%
物業管理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隨著物業行業的發展,物業從業人員需求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物業企業和職工隊伍發展速度較快。另一方面,物業企業中的工會組織建設卻相對緩慢,甚至停頓。在大部分城鎮中,工會組織在物業企業中的覆蓋面不超過60%,而會員數量更不足三分之一,以致大量物業企業的職工游離于工會門檻之外,得不到工會組織的保護。
我國物業企業職工隊伍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遠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在美國,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注冊物業經理占比高達94%,物業企業形成了高度專業化的職工隊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3年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在我國物業行業的從業人員中,中專及以下學歷所占比例約為84%,本科學歷以上人員占比為6%,持有物業管理師執業資格的人員僅占0.7%。
嚴密完善的物業安保措施有利于社區安全,降低刑事案件的發案率,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近年來物業企業的平均離職率約為45%左右,其中安保人員流動比例高達60%,有些企業甚至出現“一年換一遍”的現象。導致物業企業職工高流動性的原因很多,比如薪酬福利不高、社會地位較低、權益維護不力等。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造成物業工作穩定性差,收入波動性大,給社區安全環境帶來不穩定因素,影響社會安定和諧。
建議
提高待遇 培養人才梯隊
隨著物業行業從業人員不斷增多,問題也日益突出。特別是一線職工的工作生活處境并不樂觀,基本權益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物業行業工會組織發展滯后,未能有效發揮作用;二是物業服務以提供簡單勞務為主,職工的專業技能欠缺;三是物業企業屬于微利行業,經營收益能力有限,留不住優秀人才。
妥善解決我國物業行業中存在的問題,保障物業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提升物業企業職工隊伍整體素質。
建議對物業行業工會及聯合會給予政策支持,維護物業企業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權益。
建立會員管理制度,物業企業職工可通過全國聯網的會員賬號,實現社保賬戶管理、教育培訓申請、職業技能評定等功能。規范物業行業薪酬待遇,制訂最低工資標準,并根據各地不同經濟情況適時調整最低工資。協助制定標準格式的集體勞動合同,避免物業企業職工簽訂不平等合同。幫助物業企業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在申請廉租房、解決子女就學、醫療保障等方面得到政策支持。
建議指導各物業企業以班組為單位加強技能學習,整合行業資源,開展行業技能培訓、技能競賽,培養技能人才。加快推進物業管理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形成穩定的物業企業人才梯隊。